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像掀爭議,宮崎駿舊言論再引熱議!

近期,社群媒體掀起一波 AI 生成的 吉卜力風格 圖像熱潮,這一趨勢是由 OpenAI 最新推出的 GPT-4o 圖像生成功能所引發的。然而,這波風潮不僅引起廣泛討論,更讓宮崎駿過去對 AI 的反感言論再次浮出水面。

图片[1]-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像掀爭議,宮崎駿舊言論再引熱議!-打寶夥伴

在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主持的 GPT-4o 與 Sora 影像生成功能展示中,團隊將自拍照轉換成看起來如同 吉卜力動畫風格 的圖像。

這真是一項出自 @gabeeegoooh 的愛心之作,恭喜 Gabe,幹得漂亮!
—— Sam Altman (@sama) 2025 年 3 月 25 日

Altman 於 X / Twitter 上表示,OpenAI 在展示新技術時「非常用心地選擇展示範例」,暗示選擇 吉卜力風格 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。

图片[2]-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像掀爭議,宮崎駿舊言論再引熱議!-打寶夥伴

Altman 推動 AI「吉卜力熱潮」,引發輿論風暴

在展示後的一天,Altman 發布了一則推文:

be me
花了十年努力開發超級智慧,希望能治癒癌症或解決人類難題
前 7.5 年幾乎無人關注,接下來的 2.5 年,大家開始討厭我的一切
某天醒來收到數百條訊息:「看,我把你變成 Ghibli 風格的小鮮肉啦,哈哈」

Altman 甚至將個人 X 頭像換成了吉卜力風格圖像,加速了網友們跟風創作 AI 生成的 吉卜力風格 圖片,甚至連白宮官方帳號也參與其中,隨後引發巨大爭議。

「距離 OpenAI 震撼 AI 圖像界已經過去 24 小時,以下是目前最令人驚豔的 14 張 AI 生成範例:

  1. 吉卜力風格迷因圖」
    —— Barsee (@heyBarsee) 2025 年 3 月 26 日

宮崎駿舊言論再度翻出:「這是對生命的侮辱」

然而,這股 AI 風潮讓宮崎駿過去對 AI 的批判性言論再次被網友翻出。宮崎駿是 吉卜力工作室 的聯合創辦人,以其細膩的手繪動畫風格聞名於世,包括《神隱少女》、《龍貓》、《魔法公主》等經典作品都以精細的動畫工藝著稱。

宮崎駿曾在 2016 年 NHK 紀錄片 《宮崎駿:不止於此的人》 中觀看 AI 生成的「詭異生物」動作後,嚴厲批評 AI 技術。他當時表示:

「我每天早晨看到我那位患有殘疾的朋友,僅僅是完成一個擊掌動作就很困難。他的手臂僵硬無法伸展,想到他,我無法對這種東西感興趣。
這些創造這種東西的人,完全不明白什麼是痛苦。」
—— 宮崎駿

他補充說:

「我絕不會希望將這種技術引入我的作品中。我深深感到,這是對生命的侮辱。」
「我覺得我們正逐漸走向時代的終結,人類正逐漸失去對自我的信仰。」

這段言論如今成為許多反對 AI 生成藝術的聲音中,最具代表性的經典評論之一。

图片[3]-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像掀爭議,宮崎駿舊言論再引熱議!-打寶夥伴

薩爾達·威廉斯、Roger Clark 也加入反 AI 聲浪

不僅如此,演員兼導演 薩爾達·威廉斯(Zelda Williams) 也在社群媒體上加入這場反 AI 聲浪:

「人們興高采烈地分享『吉卜力風格』的 AI 生成圖片,好像宮崎駿本人不會痛恨這種科技盜版和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。
無論如何,今晚去電影院看《魔法公主》,F*** AI。」
—— Zelda Williams

威廉斯進一步發表聲明:

「當我看到反 AI 聲音被回應『習慣就好』、『這很有趣』、『別再抱怨』時,我感到非常震驚。
我無法阻止你們使用這些愚蠢、浪費水資源的劣質複製機,但同樣你們也無法阻止我指出,
如果我們把藝術和知識的追求交給機器,只因為有些人不想努力學習,那麼我們的生活將變得多麼空洞。」
—— Zelda Williams

同樣地,《荒野大鏢客2》 主角亞瑟·摩根的配音演員 Roger Clark 也對 AI 趨勢表達不滿:

「這波吉卜力 AI 圖片潮流太讓人失望了。
現在似乎出現了一群『藝術家』,他們對自己的創作過程完全不投入任何努力。
你無法僅僅輸入一串文字提示,就聲稱這是創作過程。」
—— Roger Clark

他更進一步說道:

「這不僅是在剽竊別人的心血,更是在損害原作藝術、傷害觀眾,也傷害了你自己。」

AI 模型是否訓練了宮崎駿的作品?OpenAI 面臨更多法律挑戰

面對爭議,許多網友開始質疑 OpenAI 的 AI 模型是否直接使用 吉卜力動畫宮崎駿作品 作為訓練數據,並提出版權合法性的疑慮。

OpenAI 目前已因 ChatGPT 涉及版權問題面臨多起訴訟,而這波 吉卜力風格 AI 爭議可能進一步加劇法律挑戰。

OpenAI 在聲明中提到:

「我們添加了拒絕生成機制,當用戶試圖生成特定『在世藝術家』風格的圖像時會觸發自動拒絕。但我們允許生成更廣泛的『工作室風格』作品——
這促使人們產生了許多富有創意的原創粉絲作品。」

然而,這段聲明並未平息輿論,反而引發更多質疑:「吉卜力風格」究竟是屬於工作室風格,還是具有獨特個人風格的藝術產物?

AI 在娛樂產業的持續爭議:技術 VS 人才

AI 生成技術已成為 遊戲與娛樂產業 中最具爭議的議題之一。隨著近年來遊戲產業遭受大規模裁員,許多創作者擔心 AI 將取代人類人才,導致藝術創作被機器取代。

甚至,遊戲開發巨頭 Keywords Studios 曾試圖完全用 AI 製作一款遊戲,但最終以失敗告終。Keywords 向投資者坦承,AI 仍「無法取代真正的人才」。

AI 風潮席捲而來,然而,它究竟是創造新機遇,還是剝奪了藝術創作的靈魂?在這場科技與人性的拔河中,答案仍未揭曉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歡就支持一下吧!
点赞13
評論 抢沙发

    暂无评论内容